鈑金折彎工藝要怎么做?本篇文章將給大家一些鈑金件技術性的東西,希望能對各位朋友有所幫助。
1、鈑金板在折彎后兩側由于擠料的關聯會出現金屬材料料的凸出,導致總寬比原規格大,其凸出尺寸與應用料厚相關,料越厚的凸出越大,可事先在折彎線上加料,使料的凸出面積比原來的規格更大,其凸出尺寸與應用料厚有關,料越厚越大,可以用同樣的方式解決。
2、鈑金件彎曲時內部的R角較好是大于或等于1/2的料厚,如果沒有R角,經過多次沖壓,它的斜角就會逐漸消失,當然會產生R角,之后這個R角的單側或兩邊的長度會出現一絲的周長。
3、鈑金件折彎后審理很容易變形,為了防止變形的情況發生,可在彎道上提升適當四十五度的加強助,使之不干涉其它部位,從而提高其抗壓強度。
4、一般的鈑金件是細長形,不能維持其直度,在受力后就很容易變形,所以我們可以折一個L型或折兩個邊,一折它的抗壓強度和直度,但它的垂直度很難維持,在承受力后就更容易變形,所以我們可以折一個L型或者折兩個邊成的一種。此時可使用適當的凸筋,以提高其抗壓強度。
5、在平面圖和折彎面中間的轉折點要有窄孔或者開邊孔退回折彎后,否則就會產生毛刺,而狹孔的總寬較好是肉厚1.5倍以上,還有繪圖時不要忘記標R角,斜角和鈍角的模貝公和母模很容易碎裂,如果模貝公和母模很容易碎裂。
6、銅薄板外角處,如果沒有規定角為九十度,那就盡量把它解成適度的R角,因為銅片邊沿的斜角很容易產生銳利點,造成 劃傷工作人員。一個斜角的尖頭,很容易因應力而產生裂紋,使模具在頂點很容易碎裂,促使模貝必須修模而耽擱批量生產,所以模貝要修模才能及時修整,從而造成毛刺的出現。
7、(1)打折邊可以分為單邊打折和多邊打折,如果有準確性的規定較好用多邊打折,那么做精密度會好一些,打折邊高寬比較好是3毫米(t:1.0-1.2毫米)否則夾緊規格太少就會不穩定。
(2)折邊時,邊壁部分或內凸部分不要離底邊太近,較好是11mm以上,要不然凸出物下邊的折邊沒有公模沖壓,其R角會比上下兩邊的R角打,R角不能超過11mm,否則就會影響我們的R角,所以折邊不能超過公模。
(3)折邊時,邊內壁上的孔不要靠近底邊,要保持在3毫米以上,否則就會因為折彎而導致這形變。在彎曲之前,我們可以像打孔一樣長的條孔,寬為1.5料厚的條形孔在曲線上側,這有什么作用?能使外型脫離,且不會損害穿孔。